发布时间:2012-04-14 16:48:10 阅读次数:
社会认知是个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人、对群体和对自己进行认识的过程,是社会适应的基础。儒家对生死的认知有过这样的问答“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说明儒家思想对死的看法是寄于生之后的,生比死更加有价值。对逃避不开的现实则用诸如“事死如生,事亡如存。”的态度来对待。极具实用主义色彩的生死观将认知对象从个体死亡转移到集体生活,从逝者转移到其亲友圈、从逝者的身后事转移到生者的生活事。这种将个体死亡与集团生活相联系的丧葬观在现实中不难见到。抗战时期对一位普通战士的死亡有这样的记载“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死了人,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在这里,个体的死亡被其同事、上司与更多的人群联系起来,与更大的社会环境联系起来。葬礼绝不仅是一个对个体的追思,更多的变成了为了外环境,为了他人,为了其他目的而存在的一种仪式。现代心理学将人们对于社会行为的认知原因划分为内归因(性格)和外归因(情境),而中国传统丧葬行为的归因更多的偏向情境性。崇尚厚葬隆丧礼仪与其说是为了给予逝者以关怀,不如说更多的是给亲朋好友以慰藉并且利用这个机会使一个内团体更加凝聚。发现了传统丧葬的社会认知具有这一特点,进一步的,它为什么会具有情境性特点,那个影响它的内团体又是什么?
上一篇:传统丧葬观与社会关系
下一篇:美国经济低迷 殡葬业红火